发布时间:2025-05-02 点此:1018次
近来,“成都地铁疑似鞋面偷拍事情”引发网友重视。事情源于4月25日,一名女乘客发布视频称,当天自己身着裙子乘坐成都地铁2号线时,发现对面一名脚穿黑色运动鞋的男乘客形迹可疑。该男人鞋尖网面部位疑似装有圆形微型摄像头物件,且不断侧转脚部,疑似在偷拍自己。因为初次遇到这种状况,她与友人还在疑问时,男人便下了车。过后,心有余悸的女乘客便发布视频提示其他乘客。但是,该视频在发布数小时后被删去,事情变得愈加错综复杂。
图/网络截图
谈论区有网友以为,女生的警觉是应该的,但也有少部分网友以为,女生是在“博流量”。
图/网友谈论
4月28日,成都地铁回应新黄河记者称,已组织百余名工作人员巡查,未发现上述偷拍状况。那么,女生的行为是否触及侵权呢?
4月29日,湖北以诚律师事务所律师蔡巍在承受经视直播记者采访时表明,网络言辞的合法性断定不能简略以“有无真凭实据”为规范。他指出,若在缺少现实依据的状况下,针对特定目标施行歪曲现实、歹意抹黑等危害其声誉的行为,即构成违法;但为了提示大众防备危险、批判社会不良现象且未形成别人权益受损的言辞,归于合理表达领域。蔡巍着重,断定网络言辞是否违规的规范之一在于,行为人的行为是否对别人或大众合法权益形成本质损害。
关于女乘客发布视频又删去的行为,以及是否存在博流量的质疑,蔡巍主张,能够依据发布者的身份、工作等状况进行判别。例如,非网络营销从业者发布此类帖子,大概率不是为了博流量;而视频博主发布相似内容,博流量的可能性相对较大 。
4月29日,成都市公安局轨迹公交分局民警表明,公安机关会对事情进行核实,若存在乱发布信息的状况,将找到发布人并进行训诫处理,现在已组织专人担任此事,后续有状况会及时反应。
(经视直播记者 每文报导)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