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5-05-02 点此:570次
在数码圈子里,一个优异的“话事人”,是一个品牌走向成功的一半。
雷军的洒脱特性,为小米凝聚了一大批年青米粉,雷军自己也成功为“网红企业家营销”开宗立派;
苹果创始人乔布斯被大众以为是苹果公司立异代言人,他在任何场合呈现都会遭到大众和媒体张狂跟随;
就连现在没了音讯的锤子/坚果,他们那争议十足的话事人罗永浩,至今依然是一批锤子粉丝心中肯定的魂灵人物。
其他的“话事人”,还有华为余承东、金立卢伟冰(现已转投小米,成为小米/红米话事人)、魅族黄章,一加刘作虎、荣耀赵明、OPPO陈明永、vivo沈炜……
成功运用“话事人”的个人形象,企业能够更好地外交流,特别是与用户交流,不花钱、花小钱就能办大事,让企业品牌刻画事半功倍。这几天北京车展上,“车圈大佬成车模”的现象,其实也是数码圈“话事人营销”套路在车圈的降维落地。
对华为终端来说,坐在“话事人”方位多年的人,显然是余承东,能够说在曩昔十来年间,余承东都是华为消费终端的代表人物,乃至是魂灵人物。在一手推进华为成为国际级消费电子品牌后,余承东成功地将相同地逻辑复制到轿车产品上,联合赛力斯(原小康轿车)打造问界品牌并快速成为榜首阵营轿车新势力品牌。毫不夸大地说,在营销层面,华为是仅有可与小米SU7一战的品牌。
正由于此,在五一假日前,“余承东卸职华为BG CEO”的重磅新闻刷了屏,让人意外,让人震动。许多媒体都紧迫组织人手对此进行报导,小雷也以为这一音讯事关严重,对数码圈影响巨大,因而赶忙从头方案假日组织,对这一工作进行解析。
依据国内媒体36kr独家报导,4月30日下午,华为内部发布人事调整文件,宣告余承东将卸职华为终端BG CEO一职,仍保存终端BG董事长职位,而原华为终端BG、首席运营官何刚将接任华为终端BG CEO一职。
(图源:36kr)
有人说,余承东此举是以退为进,要从一线转到暗地;有人说,余承东此举是改动重心,要把悉数精力投入到轿车事务中;而我最想知道的是——对华为终端事务而言,这次职务变化会带来什么影响?
要说余承东和华为终端的缘分,那得追溯到2011年。
2011年,在小米手机发布的这一年,余承东接手了适才起步的华为终端事务,彼时华为手机主要以运营商定制低端机为主,全年销量仅有300万台,还不到苹果手机全球销量的非常之一。其时的国产手机群雄并立,“手机中的战斗机”金立、天语、酷派、中兴、联想等等品牌都有极强存在感,此外还有很多的山寨机滥竽充数。
余承东就任后力排众议,决断地砍掉了华为的贴牌机、功用机和低端机事务,全力投入华为自有品牌的手机产品。
尽管中心崎岖不断,但在2013年,华为仍是成功推出了其时全球最薄的手机——华为Ascend P6,该机采用了海思k3v2芯片,注重规划美学,获得了不错的商场反应,当年就卖出400万台。乃至能够说,2024年搅动职业的Pura系列(前身为P系列,即“美丽系列”),也是在这一时期打下的根底。
(图源:雷科技)
同年,华为将原有的Ascend D系列进行晋级,推出了榜首款HUAWEI Mate手机,该机相同搭载海思K3V2处理器,尽管规划略显青涩,但6.1英寸的大屏放在其时的确很震慑,比照过往高端产品称得上是「虽无大卖,最少不亏」,也算是为一个在高端智能手机商场称雄数年的产品线开了好头——多年后,Mate成为跟三星Galaxy、苹果Pro系列并排的国际级高端手机品牌。
(图源:华为)
自此,华为手机成功转型,随后发布的华为P9、华为Mate 7等多款产品均成为爆款产品,并将爆款的诀窍不断连续了下去。华为终端也踩中了智能手机遍及的年代节拍,一路极速狂飙,销量节节高升。2020年上半年,华为商场占有率一度高达 21.4%,初次超越三星 19.1%,成功登顶全球榜首。
在销量节节攀升的一同,华为终端前瞻布局麒麟芯片等中心自研底层技能,持续强化产品力的一同,逐渐脱节对海外技能的依靠。或许正是由于华为终端气势太猛,在华为手机登顶这一年,华为也遭到众所周知的粗野制裁。
在随后的困难年月里,华为终端事务在缝隙中求得一息生存空间。尽管遭到了美国的镇压,华为一直没有抛弃过对技能的专研,并在上一年下半年谋得了起色,华为Mate 60未发先售,一机难求,一夜冷艳了所有人。
于是乎,在曩昔一年间,华为终端事务在新款麒麟芯片、Mate60系列和全新的Pura70系列的带动下,已然完结“王者归来”。从一季度的数据计算来看,华为手机的商场新增比例排名手机品牌首位,更是借此机会一举回归国内商场前五名,和OPPO、vivo、荣耀、苹果不相上下。
(图源:雷科技)
在华为手机气势如虹时,余承东知难而退。这在意料之外,但也在情理之中:对华为来说,终端事务已全面归来,在可预见的未来,只需整个职业没有太大的外部变数,华为终端事务就可被视为一个稳定增加的“守成事务”。完结历史使命的余承东,在持续担任华为终端BG董事长的一同,肩上或将迎来新的“拓荒”重担。
至于更多人所关怀余承东的下一步意向,小雷觉得答案是非常显着的——
车。
材料显现,2020年11月,余承东担任智能终端与智能轿车部件IRB主任。同年,余承东担任整合华为顾客BG与智能轿车解决方案BU,尔后,余承东正式担任推进华为智选车,以及智能轿车BU事务开展,并在上一年正式升任被任命为智能轿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。
近三年来,余承东在饯别华为“不造车”的许诺下,先后带领着华为成功与赛力斯、奇瑞、北汽、江淮等车企进行深度协作,并推出了四大鸿蒙智选(前身为智选车)品牌,那便是我们已较为了解问界、智界以及最近露脸的享界、傲界。
其间,最闻名的产品天然是华为和赛力斯协作的问界。除了近期热闻不断的问界新M7和在高端商场取得成功的问界M9,余承东还在北京车展前举办了问界新M5的发布会,意图用更贱价的智驾体会来推进销量增加。
(图源:问界)
从赛力斯近期发布的财报来看,榜首季度赛力斯完结经营收入265.61亿元,上年同期为50.91亿元,同比增加421.76%,环比增加38.61%,最重要的是完结了2.196亿元的净利润,成功完结了扭亏为盈。这也是赛力斯历经四年亏本,初次完结单季度经营性盈余。
在与华为协作前,赛力斯(前身重庆小康轿车)籍籍无名,中心产品是“面包小巴”,在乘用车商场毫无存在感,且面临着新能源与智能化的两层应战。在明智地与华为这一“白衣骑士”牵手后,赛力斯完结了完全的蜕变,快速进入职业榜首阵营。赛力斯成功逆袭,华为供给的智能技能与商场营销的支撑,功不可没。
至于华为和奇瑞协作的智界S7,尽管在协作初期有过一些协作上的不顺,但在本年二次发布后也算是走上了正轨,现在智界S7周交给量在1200辆左右,在国内20w以上纯电轿车商场也算排得进前十位的新品牌了。
(图源:微博)
在本年北京车展上,华为不只和多家车企促成了一个充电联盟,和北汽协作推出的享界S9也正式露脸。作为一款规范的中大型行政座驾,该车主打卖点将是华为智驾、微弱动力、行政级空间和奢华感,估计价格在50w元档。
(图源:电车通)
坚持“不造车”的华为,成功走出了一条绝无仅有的“共创车”道路,“华为方式”已被职业认可。赋能传统车企造车以及智能化,是苹果、百度、阿里等等巨子都曾尽力过的方向,但是从成果来看,只要“华为方式”成功跑通了。
如果说成事论人的话,从以手机为中心的终端事务,再到异军突起的智能轿车事务,余承东均证明自己是可力挽狂澜的英豪,是可开疆拓土的将才,是稀少难得的“话事人”。
2024年,轿车职业迎来实在的分水岭。在北京车展上,雷科技与电车通联合派出的报导团发现,轿车职业俨然已进入智能化的下半场,燃油车少有人问津,不智能的“功用车”也成了边际产品,国产品牌人气爆棚(特别是华为问界、小米两家科技新势力),合资品牌、海外品牌的展台则门可罗雀,雷军、周鸿祎成了车展上的“尖端车模”,传统车企的传统营销方式已完全失效了。
轿车职业的游戏规矩,完全变了。新的年代,新的规矩,新的王者。在鸿蒙智行开展方式大好的情况下,华为天然要乘胜追击。与此一同,跟着小米参加,华为在轿车事务上也迎来了强有力的对手。因而,专心在轿车赛道上开疆拓土,或将是余承东的新任务。
在小雷看来,余承东卸职华为终端BG CEO一职,或意味着更多事务层面的工作会交给何刚。作为华为终端BG董事长的他,应该会更专心于战略层面的决议计划。再说,何刚自己也是余承东多年的协作伙伴,在P系列和Mate系列上均有丰厚经历,这次人事调整对华为终端事务几乎没有影响。
关于此事,华为内部人员也已对媒体官方表态:华为公司具有完善的内部管理架构,此次为惯例非严重调整,意图是让余承东有更多的精力为顾客打造精品。
本年2月,雷军在微博宣告,为了让他能把更多精力放在轿车事务上,公司决议,集团总裁卢伟冰兼任小米品牌总经理,今后小米手机发布会也将由卢伟冰主讲,榜首场便是小米14Ultra。此外,王腾接任Redmi品牌总经理。
尔后,雷军不再到会小米手机等终端事务发布会,卢伟冰从红米话事人晋级成小米话事人,尔后不久小米SU7震慑面试,完全改动了轿车职业的游戏规矩。
现在,余承东卸职华为终端BG CEO,看上去与雷军不再“亲身发布小米手机”是多少有些类似的剧本。余承东与雷军环绕智能终端缠斗多年后,或将转战智能轿车赛道,再度打开新一轮厮杀,带领华为与小米一同,从头界说轿车的未来,助力中国轿车引领国际。
2024年,AI大模型加快落地,轿车成为黄金场景,“下半场是智能化”成为业界一致。
4月25日,北京车展成为新能源车走向下半场的分水岭,智能化成肯定主角、国产品牌强势兴起、企业家“新车模”成风景线,燃油车、合资车、洋品牌、功用车完全落寞。
车展期间,雷科技旗下“重视电动车,更懂智能化”的新媒体电车通派出奢华报导团前往北京,进行了体系的一线专业深度报导,总共输出8条视频、8篇深度解析以及海量短内容,全网收成百万+阅览,斩获多篇微信10万+爆款(实在流量),在职业专业媒体引发较大重视。
相关推荐